誠徵"全省經銷商"歡迎加入保敷寧
資訊公告
保敷寧

線上購物
Line口袋商店
蝦皮商城
友站連結
中衛發展中心
首頁 > 最新消息 >遠紅外線~有益的電磁波
最新消息
遠紅外線~有益的電磁波
2013年01月25日

⊙金忠孝(為國防醫學院副教授)
紅外線是屬於電磁波的一種,當任何物體的溫度在絕對零度(攝氏負二七三度)以上 ,都會放出紅外線,紅外線的波長約0‧七五至一千微米,之後又依其能量含量不同,而分成近紅外線(波長0‧七五至一‧五微米)、中紅外線(波長一‧五至五‧六微米)及遠紅外線(波長介於五‧六至一千微米)。


一般來說,例如暖爐、火把、電爐等放出的 紅外線多屬於近紅外線,由於波長短,因此產生大量的熱效應,人體長期照射後會產生皮膚灼傷及眼睛水晶體變性等疾病。國內部分民眾喜在睡眠時使用各種紅外線儀器,以達到保暖的效果,但是因部分儀器會釋出大量的近紅外線,使得單位時間所產生的熱能非常高,再加 上睡眠時人體皮膚上的痛覺及溫度感覺變差,因此常導致皮膚灼傷的產生。在此提醒讀者照射紅外線儀器應盡量在清醒時為之。


至於遠紅外線,由於波長較長,能量相對較低,所以使用時較無燙傷之顧慮。遠紅外線和其他電磁波如紫外線、X光及珈瑪射線所不同的在於,紫外線、X光及珈瑪射線會使原子上的電子產生游離作用,遠紅外線則不會。遠紅外線也和家電用品所釋放出的低頻(六0赫茲)電磁波不同,家電用品所釋出的低頻電磁波, 雖不會產生電子游離作用,但是低頻電磁波穿牆透壁及改變人體電流的特性,而被人們高度懷疑其致癌性。遠紅外線則不同,人體本身即會放出波長約九微米的遠紅外線,而外在的遠紅外線在人體皮膚的穿透力僅有0‧0一至0‧一公分,所以和低頻(六0赫茲)電磁波不可混為一談。


近年來在日本、俄羅斯、中國大陸以及台灣地區,遠紅外線被用在許多疾病的輔助治療上,例如筋骨肌肉酸痛、肌腱炎、褥瘡、燙傷及傷口不易癒合等疾病,都可以利用遠紅外線促進血液循環的特性,而達到輔助治療的目的。


最近中國大陸協和醫科大學的 楊子彬 教授及北京醫科大學的吳本玠教授等人,發現波長介於七至十微米的遠紅外線有「非熱」效應,他們的研究認為人體本身也會放出波長介於七至十微米的遠紅外線,因此可以和人體產生共振作用,而產生非熱效應。


楊教授及吳教授發表的醫學研究顯示:遠紅外線每日照射四十分鐘,可使糖尿病鼠的血糖 明顯的降低;另外也發現遠紅外線照射十五分鐘後,動物的腦血流增加約百分之八十及明顯下降血小板的凝集程度。
在國外開會時,我非常榮幸認識楊子彬及吳本玠教授,因而參與了靜脈曲張病患治療的臨床及基礎實驗。目前的結果顯示,波長介於七至十微米的遠紅外線,可使靜脈曲張病患的腿部靜脈產生良好的收縮反應及改善下肢血液滯流,因此未來遠紅外線可能應用在靜脈曲張病患的治療上。


在中國大陸、俄羅斯及台灣地區,許多科學性的臨床實驗目前正在進行,例如遠紅外線用在改善高血壓、心肌梗塞、氣喘、頭痛及癲癇等疾病,相信過不久,人類醫學對於有益的電磁波-遠紅外線將會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dayuzen/article?mid=42#